农业通 农业新闻讯 目前正值秋粮生产的关键时期,“烤”验之下,粮食生产情况如何呢?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指出,从全国范围看,当前干旱天气对粮食生产影响有限,不过局部地区受灾情况比较严重。其中,玉米是受干旱影响最大的粮食品种,同时,大豆、花生也有一定减产。
与往年一样,干旱带来粮食减产预期点燃了资金的炒作热情,近期玉米、大豆等农产品期货价格接连走高,其中玉米指数自7月16日起累计上涨 3.17%,豆一指数自7月14日起累计上涨5.91%,即使是一向冷门的郑麦指数7月以来也上涨近6%。展望后市,分析人士认为,如果8月中下旬粮食主产区降水继续偏少,随着粮食减产预期进一步升温,未来相关农产品价格或继续走高。但鉴于前期市场对旱情的炒作,如果后期出现降水,相关期货合约也可能出现暴跌。
局部地区受灾较重
“当前总体旱情偏轻,不过局地人饮困难突出。受高温少雨影响,江淮、黄淮、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发生高温伏旱。近期的降雨过程对缓解西南南部、西北东南部、江淮和黄淮部分地区旱情十分有利,江苏、安徽、陕西等省旱情基本解除,东北西部旱情露头并有所发展。”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督察专员束庆鹏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截至8月12日,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6589万亩,有235万人、25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。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、因旱人畜饮水困难数量等主要旱情指标均低于多年同期均值,但是局部地区人饮困难突出。
从局部地区来看,干旱天气对粮食生产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。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深入河南调研结果,河南局部地区水渠干涸,玉米地已经出现大片倒伏,大部分玉米出穗不长粒,长粒的也是干瘪量寡,有些长粒的玉米棒子甚至发生了虫害。
国投中谷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刘国良指出,目前华北部分地区干旱天气导致的减产已成定局,尤其是河南省的局部地区,如果后期降水继续偏少,减产幅度会进一步增加;而辽宁、吉林、内蒙古等地干旱天气对作物的损伤还具有恢复性,如果后期及时降水,东北地区仍然可以获得大丰收。
不过,中粮期货研究员孟金辉告诉记者,当前干旱天气可能有炒作成分,秋粮总体丰产的形势或不受太大影响。河南等传统“粮仓”省份灌溉农业相对较发达,近10年又有多次抗击旱灾经验,因此,目前旱情对秋粮生产的影响可能小于市场预期。